当前栏目: 高考资讯

2025年山东省“3+2”专本贯通招生12775人
近几年来,山东省的很多高中生及家长对于“3+2”这种招生模式已经不陌生,通常有多种叫法,如专接本、专转本、专升本、专本贯通、专直本……
“3+2”全称到底是什么?
《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专科(高职)》(俗称大蓝本),专科普通类常规批填报“3+2”志愿,标准名称是“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计划”。
对于想上公办的本科高校压线生,或者说本科线上滑档生来说,“3+2”可以说是一根救命稻草。“3+2”比“普通专升本”更容易拿到统招全日制本科。
有的专科(高职)院校可以达到“3+2”全员成功转段到本科高校。
而且,根据新规,“3+2”的招生院校可提供二次转段机会!与山东省普通专升本一考定终身相比,毕竟还多了一次升本的机会。
另外考试内容及报考模式差别较大。
→“普通专升本”考试内容为: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计算机。
“普通专升本”的志愿填报:
模式与填报高考志愿类似,需要自己先选择填报某些招生专升本的本科高校,然后根据高校招生计划,依次按照学生分数从高到低录取,录取率较低。
→“3+2”考试内容:
一门为英语(公共外语课为非英语的学生,考大学语文),
一门为计算机(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学生,考高等数学Ⅰ)。
合格标准为:文化基础知识成绩总分达到文化基础知识满分分值的50%。
对接本科高校的专.业课合格,大学期间符合过程性考核则转段成功(升本成功)。
“3+2” 无需再次填报志愿。
在高中毕业,填报高考志愿时,已经确定了衔接的某个本科高校的某个专业,“3+2”专科阶段毕业时,无需再次填报升本志愿。
例如,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专科阶段“眼视光技术“,衔接临沂大学本科阶段“眼视光学”。
每年,有不少家庭因负担不起民办的本科院校高学费,放弃民办院校,也有些纯文的本科线上滑档生,被“3+2”招生院校录取。前3年在专科院校就读,后2年转到对接的本科高校就读。
以上情况已经成为常态,不属于今年的新变化。
有了去年的“物化组合”志愿报考的先例,今年的滑档问题不会比往年更严重,滑档问题要比去年小一些。
2025年,“3+2”共设336个“专业+学校”志愿,招生计划12775人;
2024年,共设286个“学校+专业”志愿,招生计划11325人。
2025年相比2024年扩招12%,从竞争角度来考虑,多招1450人,总归要比去年压力小。
今年有6个“专业+院校”志愿要求选科物理,招220人。
有2个“专业+院校”志愿要求选科化学,招80人。
其余328个“专业+院校”志愿不限选科要求,招12475人,选科纯文的考生可以报考。
也许有人会问,“物化考生”也可以报考不限选科的志愿,会不会对“非物化考生”造成压力?
对于一段线上几十分的“物化考生”来说,即使放弃偏远地区大学或民办院校,他们也能在第—次志愿填报阶段,被录到一个公办学校。所以,没必要或没机会报考“3+2”。
对于441分+的“物化考生”来说,分数不占优势,无论如何,也竞争不过460分+的“非物化考生”,他们只能去报考专科批其他招生方向。
所以,“3+2”几乎成了“非物化考生”的专属报考类型。
在2025年“3+2”招生计划中,97.62%的“专业+院校”志愿都是不限选科要求。对于“非物化”落榜生来说,这是一个利好现象。
“3+2”新变化
如果非要找一找今年“3+2”的新变化,对比2024年招生情况,发现这次一个较大变动,共计新增54个“专业+院校”志愿、招1640人。
在新增中,有两个招生方向的志愿和人数较多。
一个是专科(高职)“人工智能技术应用”,衔接本科阶段“人工智能”;
另一是专科(高职)“工业互联网应用”,衔接本科阶段“智能制造工程”或“自动化”或“物联网工程”。
变化的同时,也代表着机遇,分数较低的学生,可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,也许这是一个低分捡漏的机会。